您所在位置:主页 > 学校新闻 > 东工新闻 >

东北工程技术学校教师助力北京冬奥会侧记

发布时间:2022-05-09 作者:董海波

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拉开帷幕,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围绕7个大项、15个分项、109个小项的赛事展开角逐,共同展示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、力量和美感,共同展示人类追求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、更团结”的精神力量。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运动员展示技艺、角逐荣誉的大舞台,赛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大批裁判员、后勤保障人员的默默努力与付出。我有幸在本届冬奥会中,能以高山滑雪国内技术官员(NTO)的身份参与冬奥会与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(竞技组)相关工作,为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注入了一份龙江东工力量。

  作为东北工程技术学校航空服务教研组长,业余时间我考取了高山滑雪国家级裁判员,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等资格证书。在通往冬奥会赛场的路,我是一步一个脚印、踏踏实实走过来的,从2009年第二十四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跳台滑雪竞赛秘书,到2013年单板世界青年锦标赛裁判,世界杯及国内各项越野滑雪冠军赛和黑龙江省运会、大众滑雪的裁判经历。但和冬奥会相比这些经验还是欠缺的,在此我考取了社会体育指导员(滑雪)中级证书,并于2019年和2021年两次参加冬奥会国内NTO的培训和实践考核,要在国际赛场上担任NTO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,还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,以便与国际选手进行良好的沟通,通过合理时间积极准备,最终我在2021年通过了考核,成功入选。
 

 

自2022年1月21日进入北京冬奥会闭环,至2月20日冬奥会闭幕,连续工作近30天。在北京延庆小海陀的“岩石赛道”中国第一条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,冬奥会期间我的岗位在高山滑雪竞技项目的终点区准入控制工作。冬奥会高山竞速项目比赛都安排在上午10点和11点开始,所以要在比赛之前将终点区安全网、安全气垫充好,将媒体采访区域进行化分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终点区的技术官员还有一项重要任务——协调。需要我们去协调很多部门,有媒体、转播、颁奖……还要协助把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衣服、背包运到运动员区域。赛事开始之前协助国际学联的官员布置场地,包括媒体隔离网的安装、颁奖台的组装及摆放,气垫进行充气,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。随着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陆续抵达赛区,我也进入到赛时的工作岗位值守,具体工作是在竞速终点运动员进出口执裁,严格把控运动员进出口,由于高山滑雪竞速项目运动员在通过终点时速度非常快,时速可达100千米每小时以上,所以国际雪联对终点区的要求非常严格,终点门的宽度与高度安全保护气垫,运动员止滑区的面积,运动员的通过门、通道、媒体采访区的位置,都有着严格的要求,可以说精确到厘米,所以终点区的布置也为高山滑雪的竞速项目添上浓重的色彩。

  由于冬奥会赛事非常紧张,我们每天早上坐5点班车赶往赛场,从酒店到赛场大约需要1个小时,中间换乘三次缆车,才能到达海拔2198米的赛道最顶端,然后在清晨冷冽的寒风中开始工作,一般晚上7~8点才能回酒店休息。“一刻也不能停,一步也不能错,一天也误不起”,我们克服困难、全力投入,付出就会有回报,看着各国运动员精彩的比赛,心中充满了自豪。
 


 

冬奥会结束之后,因赛事需要我继续为冬残奥会工作。冬残奥会我负责高山滑雪打蜡房管理及服务等工作。打蜡房是高山滑雪工作中唯一24小时为赛事提供服务的岗位。高山残奥会运动员的自强不息、超越自我,为梦想付出一切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。虽然肢体残疾,但每位运动员脸上都阳光灿烂的笑容激励我更好地为他们服务。坚持就是胜利,这种精神为我今后的教学思政课提供了最好的案例素材。也让自己服务残疾人、关心残疾人,更好地为社会服务。

  举办冬奥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,身处冬奥会赛场,不禁感慨万千。纵观世界,能够在疫情严峻的当下,安全、圆满地举办如此隆重的国际赛事,只有中国能做到。这不仅仅因为国家科学有力的防疫措施,更因为经济腾飞、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强大制造力、执行力。而能够亲临赛场,为国家服务,为赛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是一件令人无比骄傲、无比自豪的事情。


 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,总结的北京冬奥精神是胸怀大局、自信开放、迎难而上、追求卓越、共创未来。

  能够参与冬奥、助力冬奥是我最大的收获,60天的NTO工作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。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会更加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中,将北京冬奥精神溶入课堂思政教学,做好本职工作,与学校、老师、同学们一起向未来!